谷斗动态

谷斗科技布局生态,赋能制造业“全局优化,决策未来”之力

2023
2023-10-25

数字化供应链需要哪些技术支撑?

作者:未设置

数字化供应链是当前工业互联网应用的一个主要领域,探索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的供应链应用场景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对于数字化供应链的场景探索可以从供应链管理瓶颈和工业互联网技术能力两个维度分析,从现有供应链管理的瓶颈作为抓手,分析技术能力,通过业务创新找到解决业务难点的应用场景。

供应链管理主要是解决供需平衡的难题

探寻供应链管理发展,可以将供应链管理解决4大主要难题:

1类难题:解决产品在供应链不同服务商之间的供需平衡难题,这类难题的热点话题是牛鞭效应;

2类难题:解决不同产品在供应链不同部件的供需平衡难题,典型的案例是丰田的看板模式;

3类难题:在产品多样化之后,产品分工后,解决跨企业在部件、产能的供需平衡难题,典型的案例是戴尔直销模式;

4类难题:实现跨企业的产能、定制的供需平衡难题,这类难点的热点话题是工业4.0的个性化制造。


看板模式是破解产品多样化后生产过程中零部件供需平衡难题的良方

诞生于1913年的福特流水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开启了制造业的一个新时代。但是在1950年,日本工程师丰田英二参观了福特的鲁奇工厂后得出结论:日本汽车行业有小批量、多品种特点、日本缺劳动力、缺资金,不适合引进流水线。

为了将工序繁多的汽车组装作业中各个零部件在需要的时候集中到生产线上,创立了一种独特的管理模式:看板模式。于1953年在机械车间开始实施看板,1962年在机加、锻造、车体、总装等车间内全面采用看板。

看板是用于解决因为产品多样性带来的部件在不同工位装配匹配的管理难题,为了在不同工位传递产品物料信息,采用物理看板来传递信息,实现产品工序上下游的信息传递,解决部件供需平衡难题。

 

计划与供应商协同是跨企业协作的最佳实践

丰田看板模式,最初是在企业内,随着产品多样性带来分工,企业采购的部件比例在不断增加,丰田的看板模式在1965年开始在外协企业使用,开始了主机厂与供应商的协作。而真正让主机厂与供应商协同普及的案例是戴尔为了实现直销模式,而完善的计划与供应商协同机制。

70年代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丰田汽车进入美国,对美国汽车行业形成了冲击。而美国产业因为文化问题,美国企业无法复制丰田模式的成功,为了适应美国的文化,诞生了TOC(约束理论),而基于TOC理论的戴尔电脑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19967月戴尔在线商店开业,开启网上直销模式,由用户在网上根据选项订购电脑,根据用户的配置选项生成订单,为客户生产定制电脑,实现按单生产。而戴尔的后生产模式,一方面与供应商建立的供应商协同模式,另外一方面通过完善的供应链计划,实现根据产能对订单交付周期的承诺。

后生产模式的核心瓶颈来自于提前期: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为了减少提前期,戴尔需要将供应链计划共享给供应商,并实现产能平衡。所以供应链计划与供应商协同高效解决了跨企业间产能的供需平衡。


(摘编自网络,侵删)